中国政府网 | 唐山市人民政府 登录
当前位置:  首页 > 文化旅游 > 历史人文 > 内容

菩提岛与李世民东征

来源:本站    发布时间: 2024-02-08 09:12:18

《李世民东征》的故事在民间一直广为流传,特别是经过评书的演绎,李世民、薛仁贵、徐茂公、程咬金、尉迟恭等一众人物更是活灵活现。经过这场轰轰烈烈的东征,不仅有效捍卫了唐朝的统治地位、巩固了边疆稳定,也为一座原本默默无闻的海岛增添了一道传奇色彩。

在《乐亭县志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。那一年,唐王李世民御驾东征高句丽,一路旗开得胜,但在燕南战役中,因敌军搬来数万援兵,唐军伤亡惨重,于是一面派人召集援军,一面向南溃逃。唐王溃军逃到大清河畔,水流湍急,几次争渡均未成功,便沿河向南进到了入海口处,眼见退无可退之时,忽见海中出现一座无名小岛,唐王李世民像看见救命稻草一样,指挥军队向小岛靠近。

但临近海边却发现,原来海岸离小岛尚有距离,由于战船未到,普通军马很难渡海上岛,可此时,敌兵已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海边追来。唐王李世民一筹莫展,仰天长叹。

这时,海中众多螃蟹闻讯赶来。不大功夫,密密麻麻地架起一座蟹桥,唐王欣喜若狂,催动坐骑,马踏蟹桥登上海岛。但回头看时,敌兵正欲踏桥追赶,唐王心急如焚:“众位神蟹,帮忙帮到家,赶紧散开撤掉蟹桥!”但由于螃蟹前堵后塞,撤散不开。唐王见状,急忙指挥:“众位神蟹,横行爬开便是。”螃蟹听后,便立刻横向爬开,蟹桥转眼消失,敌兵无计可施,只能无奈撤兵。

眼见敌军撤兵,唐王李世民和一众大臣才安下心来,准备谋划下步战略。这时唐太宗转过头对徐茂公说:“几个月鞍马劳顿,将士们都很疲惫,我看短时间内敌军也无法攻上岛来,且这里景色宜人、古树参天、鸟语花香,朕甚爱之。不妨安排大军在海岛上休息几日,待我援军到了再行反攻。传我口谕,全体将士岛上修整。”于是东征大军便在这里安营扎寨,垒锅造饭。

可是一烧水做饭人们就傻眼了。岛上没有水,海里的水又苦又咸又涩,不用说人没法吃,就是战马也没法饮。这个消息传到唐太宗那里,唐太宗也吃惊不小,在帐篷内踱来踱去、一筹莫展。没办法,他就唤来了军师徐茂公,向他说了这一情况,让他想个万全之策。徐茂公听了以后,在帐篷里转了两圈就走到了帐篷外,又看天又看地,又低头掐指盘算,还是没有想出个办法。

这时候大将军尉迟敬德走了过来,他见到徐茂公后就嘻嘻哈哈地亮着大嗓门说:“你这花脖子老道在这儿低着头给谁算卦呢?”军师听到尉迟敬德说话,就说:“大老黑,皇上正在为没水吃发愁呢,让我想办法,我冥思苦想地也没有想出个好办法。”尉迟敬德说:“挖个井不就有水了吗?还发什么愁哇?”军师叹了口气说:“唉,你看这周围都是海水,这个岛上能有甜水吗?”尉迟将军说:“你没干过庄稼活儿,你不懂,没有甜水这草这树是怎么长的?”军师听他这么一说,还是有点似信非信,犹豫不决。尉迟将军见军师不太相信,就大声说:“你不信我去给你挖个井你看看。”说完他就带着几个士兵大步流星地向南走去。

他选了一个低洼的地方,从一个士兵的手中要了一把长枪,像练武术那样飞舞起来,只见沙尘飞扬,风声呼啸,眨眼之间,一个一丈深的水井就挖成了。他站在水井边,朝着水井大声喊:“水来!水来!”话音刚落,一股清泉就从水井底下汩汩地涌了出来,霎时这口水井的水就满了。士兵们打上来喝了一口,真的是甘甜清凉的甜水。

这个消息一传出,岛上顿时一片欢呼声。唐太宗也召见尉迟敬德说:“这是你在东征路上的又一大功,回去以后要记在你的功劳簿上。”

唐朝的军队在这个地方停驻了十九天,就开拔上路了。走前,唐太宗问军师徐茂公在这个岛上共住了多少天,徐茂公说住了十九天。唐太宗说:“那这个地方就叫十九坨吧!尉迟将军挖的那口井就叫敬德井吧!”从此这个地方就有了一个名字,叫“十九坨”。

历史远去,但“十九坨”的故事还在继续。后来,“十九坨”的名字逐渐演化成为了“石臼坨”。明代以后,有大德高僧在这里先后建立朝阳庵、潮音寺,让一座原本荒芜的小岛,变成了香火鼎盛的佛家净土。而今,随着旅游的开发,这里又改称为“菩提岛”,岛上野生动物众多,鸟类品种达400多种,植物260多种,自然植被覆盖率98%以上,有“孤悬于海上的天然动植物园”之美誉,也是知名的“国际观鸟基地”。伴随着护国潮音寺的袅袅梵音,置身其间,深有返璞归真之感 。而“马踏蟹桥救唐王”主题雕塑和唐王观海的“驻跸亭”(现在也称“观海亭”),则成为了菩提岛上重要的旅游打卡点,在默默诉说着这段传奇历史。